INM型擺缸式徑向低速大扭矩液壓馬達
首頁 ? 液壓行業知識 ? INM型擺缸式徑向低速大扭矩液壓馬達

          (一)燕形搖擺彈簧或葉片馬達
              這種最具代表性的普通高速葉片馬達的結構,其結構與平衡式方形葉片泵類似,為雙作用式。配流盤有兩個進油窗口和兩個出油窗口,葉片數為10或12。
              葉片由燕形搖擺彈簧頂出并壓緊定子內表面。彈簧擺動中心用銷子支承在轉子側面,每根彈簧的兩搖臂端分別壓著相隔90°的兩個葉片的根部。馬達回轉時,由定子曲線的變化所決定,當葉片1從槽中伸出時,葉片2正好縮進槽中相同的行程,兩葉片外露長度之和保持不變,即l1+l2=常數。因此,運轉過程中彈簧只是隨葉片的伸縮而繞軸銷擺動,扭曲變形量幾乎沒有什么變化,使彈簧在高速回轉時免受頻繁的交變載荷,延長了彈簧的使用壽命。
             所有葉片根部都引入馬達進口的高壓油。運轉時由彈簧和壓力油同時作用使葉頂緊貼定子內表面,啟動時則靠彈簧將葉片頂出。如果,根部不引入壓力油,處在高壓油區的葉片將會在頂端壓力油的作用下被推離定子壓入轉子槽中。
            為了保證馬達反轉,交換進、出油口時不影響葉片根部通壓力油,用了一組特殊的單向選擇閥——梭閥,從馬達的進、出油口A、B中選擇出進油口的壓力油通入葉片根部(見圖9-4右下部原理圖)
            考慮到正、反轉時進、出油口的交換,為保證軸封8(見圖9-4)不被壓力油擠掉,軸封前腔不能與A、B任一油口相通,須另設泄油口。
    (二)低速大扭矩葉片馬達
           圖9-5為威格士公司研制的MHT系列低速大扭矩葉片馬達的結構原理圖。它為四作用徑向力平衡的結構。軸旋轉一周,進、出油各四次,定子兼有配流作用。定子上裝有四個被彈簧推壓著的滑動葉片,將高壓區和低壓區隔開。每個轉子葉片的底部也裝配著螺旋彈簧,保證啟動時,葉片緊貼在定子表面上。
            這種馬達使用直徑較大的轉子、定子,使液壓力推動葉片的作用半徑盡可能大,定子內表面圓周上的四段曲線凸起,構成四個工作腔室,葉片在轉子每轉中伸縮作用四次,因此,可獲較大的輸出扭矩。
          低速大扭矩葉片馬達還可以由控制閥操縱實現三級變排量切換,其原理如圖9-6所示。四段曲線凸起中,a、c凸起的升程較大,b、d凸起的升程較小。設b、d曲線升程是a、c升程的1/2。當變量控制閥如圖9-6處于中位時,四個工作腔室同時進入壓力油,馬達以全排量工作,轉速最低,扭矩最大。當變量控制閥以右位工作時,壓力油只進入口、c兩工作腔室,而b、d腔室連通油箱,沒有壓力,這時馬達有效排量是全排量的2/3,扭矩是最大扭矩的2/3,而轉速則是低檔轉速的1.5倍。當變量控制閥以左位工作時,壓力油只進入b、d兩工作腔室,a、c腔室連通油箱,馬達以全排量的1/3工作,扭矩是最大扭矩的1/3,而轉速是低檔轉速的三倍,實現高速檔。因此,在工作壓差和輸入流量不變的情況下,可以獲得三檔不同轉速和扭矩的變換。如果兩組曲線升程的比例取得不同,各檔轉速和扭矩的比例也不同。若所有曲線凸起的升程都相同,則只能組合出兩檔轉速和扭矩變換。

                                     
                                                              圖1 四作用葉片馬達工作原理

              對于實現多級扭矩變換的馬達,需設有兩個進油口。變量控制閥通常組裝在馬達進油口的法蘭面上。
           于結構簡單緊湊,軸向尺寸小,這種馬達還可以十分方便地將2~4聯定子、轉子、葉片組件并排疊加在一起,只使用一對帶進、出口的前、后蓋組成多列結構,數倍地增大輸出扭矩。
  

 

 

 

 


本文標題:INM型擺缸式徑向低速大扭矩液壓馬達


分類:液壓行業知識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