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基本概念
BM系列擺線齒輪馬達是我國機械部重點企業、江蘇省液壓氣動密封件工業協會董事長單位、全國產量最大的擺線馬達專業生產廠家南京液壓機械制造廠(原南京液壓件三廠、南京液壓件廠)大批量制造的行星轉子式擺線齒輪液壓馬達。它是一種利用行星減速機構原理(即一齒差、少齒差原理)的內嚙合擺線齒輪馬達,國外稱作俄比特(Orbit)馬達,我國常簡稱為擺線馬達。
這種馬達自1955年發明以來,隨即傳人我國,它以其獨特的優點獲得了迅速的發展。這些優點集中地表現為:結構簡單、體積小、質量輕、轉矩大,單位質量功率遠比其他類型的液壓馬達大。另外,這種馬達的轉速范圍寬、使用可靠、低速穩定性好、價格低廉。目前全世界的年產量已超過百萬臺,被廣泛應用于塑料機械、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煤礦機械、起重運輸機械、漁業機械及專用機床等設備中。
擺線齒輪馬達在大多數資料中被列入低速大轉矩液壓馬達,但到目前為止,國內外生產的此類產品,其最大排量為1250mL/r,瞬時最大輸出轉矩為35N•m,轉速為180r/min左右。因此,擺線齒輪馬達應屬于中速中轉矩液壓馬達的范疇。
BM系列擺線馬達,盡管與內嚙合擺線齒輪(轉子)泵在零件、結構上有十分相似之處,但在概念上不要錯誤地認為是內嚙合擺線齒輪泵的逆向當馬達的使用。為了使讀者得以清楚地認識,現將擺線齒輪(轉子)泵的工作原理、結構簡介如下:
如圖4-1所示,擺線齒輪(轉子)泵由一對內嚙合的內外轉子所組成,內轉子為外齒輪,中心為O1;外轉子為內齒輪,中心為02,0102即為偏心距e。通常,內轉子齒數z1=6;外轉子齒數z2=7,兩者相差一齒。兩者齒廓是一對共軛曲線,外轉子齒廓為一段圓弧,內轉子齒廓為短幅等距外擺線,工作時內外轉子齒廓全部嚙合而形成七個密封工作腔。
擺線泵的內轉子靠軸和軸承定心,外轉子靠外徑和殼體配合定心,兩者為定軸輪系的嚙合運動。當內轉子繞O1回轉時,帶動外轉子繞02作同向回轉。圖1(a)~(f)表示內轉子~轉180°的過程,也是封閉工作腔逐漸增大與減小的過程。密封容腔A在回轉過程中,由A1~A6逐漸增大,形成部分真空,通過泵蓋左側配流窗口口完成吸油,腔B在回轉過程中由B1~B6逐漸減小,腔內油液通過泵蓋右側配油窗口6而排出。當內轉子不停旋轉時,泵即可連續完成吸油和排油過程,進行工作。
圖1的這種內、外轉子式擺線齒輪泵當然能作為馬達使用(見圖2(a))。但這種馬達無明顯特點,內轉子z1=6每轉一周,驅動外轉子同方向轉過21/222 6/7周。亦即這種馬達每轉一周中僅有2,一6個封閉容腔完成進、排油的容腔變化工作循環,容腔的變化是靠內、外轉子相對運動實現的,對于追求排量的液壓馬達來說,這種內外轉子式馬達實用價值不大,廠家亦不生產。
【圖4-1 擺線齒輪(轉子)泵的工作原理】
BM系列擺線馬達在結構上與上述內外轉子擺線馬達的最大區別在于(見圖2(b))將外齒圈固定(而不再成為外轉子),去掉內轉子的固定支承,而讓它在與外齒嚙合中作行星運動,即擺線齒輪中心Ol繞固定齒圈中心02公轉,而擺線齒輪本身又以Ol為中心自轉,大大強化了內、外齒輪的相對運動,增大了馬達排量,成為一種新型的、以體積小、扭矩大,多作用式為特點的馬達——行星擺線馬達。這種馬達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結構在本章第二節中詳細論述。
圖4-2 內嚙合擺線馬達的比較
內外轉子式 (b)行星轉子式
型號意義
系列擺線齒輪式液壓馬達的型號意義表示如下:
BM P D —— D _ W—— Z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①擺線馬達。
②配流型式:無標注——軸配流;P-端(平)面配流。
③機座型號:無標注——普通型;D-輸出軸允許承受一定軸向負荷;E、F-能承受較大徑向負荷和軸向負荷的機座。
④壓力參數代號(MPa):D-額定壓力10,最高壓力12.5;E-額定16,最高17.5。
⑤公稱排量(mL/r)。
⑥安裝或連接形式。
安裝:不標注——標準式;W-無軸承座式。
連接:不標注——管式;B-油口板式;F-法蘭式。
⑦補充代號:無標注——無補充;Z-帶轉速表座式。
例如,BM -D250為:軸配流擺馬達,普通機座型,額定工作壓力lOMpa,排量為250mL/r,標準式安裝,不帶轉速表座。再如,BMPE-E315W為:端面配流,能承受較大徑向、軸向負荷的機座,額定工作壓力16MPa,排量315mL/r,無軸承座式,不帶轉速表座的擺線馬達。
此外,BM系列馬達還有與控制閥等元件聯接為一體的組合型號。其組合型號的分子與分母部分分別表示馬達和組合件的有關型號。如BM/34SX-D500B/15組合型馬達,表示額定壓力為lOMPa,流量為500mL/min的普通BM型擺線馬達,用油口連接板與公稱通徑15mm的滑閥機能為X型的三位四通手動換向閥組合成一體。
本文標題:BM系列擺線齒輪液壓馬達
分類:液壓行業知識
標簽: 液壓馬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