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曲線馬達的常見故障分析與排除
故障1:液壓馬達輸出軸不轉動,不工作
①輸入液壓馬達的工作壓力油壓力太低時,需檢查其工作壓力,并設法提高。
②滾輪破裂,碎塊卡在缸體與馬達殼體之間;或者卡住滾輪的卡環斷裂,滾輪從橫梁上脫出,卡在缸體與馬達殼體之間,此時應拆開液壓馬達修理,更換滾輪。
③柱塞卡住:以柱塞傳力方式的內曲線多作用液壓馬達,柱塞一般較長,同時由于柱塞承受側向力,容易產生柱塞卡住而使液壓馬達輸出軸不能轉動的現象。此時應拆開修理,注意柱塞在缸體孔內的裝配精度,消除柱塞卡死現象。
④泄油管管接頭擰入太長,使馬達卡住。此時應使用短油管接頭,避免擰入螺孔內過長而出現頂孔現象。
⑤輸出軸軸承燒死,宜更換。
故障2:轉速不夠
主要是泵內部泄漏嚴重、系統中壓力控制閥調整壓力過低或故障、液壓馬達內部泄漏嚴重等原因造成系統供油壓力與供油量均下降而引起。解決方法是針對泵與馬達內部泄漏嚴重的原因進行排除,并按液壓機械的負載合理調整壓力控制閥的設定值。具體如下。
①配油軸與轉子軸套之間的配合間隙過大,或因工作時間較長、油液不干凈等原因,造成二者之間的相對運動及它們之間的磨損,使得間隙過大。因而產生進、排油腔之間的串通,導致壓力、流量損失過大,而使進入柱塞的有效流量不夠,使液壓馬達轉速不快。此時應
拆開液壓馬達,修復配油軸,使之與轉子軸套的間隙在要求的范圍內。
②柱塞和缸體(轉子)孔的間隙太大:可采用刷鍍或鍍硬鉻的方法,適當加大柱塞外徑,使柱塞與缸體孔的間隙保持在0. 015~0. 03mm的范圍內。小直徑(30~45mm)取小值,大直徑(65~80mm)取大值。
③泵輸入液壓馬達的流量不夠,此時應排除泵的故障。
④負載過大:應使液壓馬達在規定的輸出轉矩下使用。
⑤柱塞上的O形密封圈破損,須予以更換。
故障3:輸出轉矩不夠
①同故障2的原因①、②、③、⑤。
②輸入液壓馬達的壓力不夠:此時應檢查液壓系統壓力上不來的原因,例如是否溢流閥有故障等。
③液壓馬達內部各運動副間機械摩擦太大,內耗太大。此時要
特別注意各運動副之間的摩擦力大小,注意加工裝配精度。
故障4:輸出的轉速變化大
①輸入液壓馬達的流量變化太大。
②負載不均勻,時大時小。
③柱塞有卡滯現象。
④配油軸的安裝位置不對,錯位??赊D動配油軸,消除輸出軸轉動不均勻的現象。
⑤定子(殼體)上導軌面出現不均勻磨損,也會產生轉速不均勻現象。應予以修復或更換。
故障5:噪聲大,有沖擊聲
主要是機械部分的軸承、聯軸器與其他運動件的松動、碰撞、偏心;液壓部分的壓力與流量的脈動、換向、制動所造成的液壓沖擊以及汽蝕等原因引發。具體如下。
①在有些多作用內曲線柱塞式液壓馬達中,當回油壓力過低時在慣性力的作用下回油行程柱塞與導軌曲面脫離,而在進油行程發生柱塞撞擊導軌曲面而發出撞擊聲,此時應是由于導軌、滑道、橫梁、滾輪等嚴重磨損引起,因此應修理或更換零件。
②柱塞存在卡滯現象:應消除卡阻現象,使之在隨轉子轉動過程中能靈活移動。
③各運動副之間因磨損,間隙增大產生機械振動撞擊。
④輸出軸支承(軸承)破損。
⑤定子導軌面拉有溝槽,有毛刺傷痕,使滾柱在導軌上產生跳躍,出現振動。
⑥液壓馬達運轉時殼體有不正常振動,并有不正常噪聲:應檢查馬達安裝的正確性,如軸線的同軸度與垂直度,以及檢查安裝螺釘是否松動。
⑦活塞、鋼球與導軌產生敲擊聲:損壞鋼球應調換,導軌、滑道、橫梁、滾輪等嚴重磨損時應修理或更換零件。
⑧由于配油相位走動,要求調整微調螺釘。
⑨液壓泵補油壓力不足,背壓太低,適當增大液壓泵補油壓力和調高液壓馬達的回油壓力。
⑩油路中有空氣。
可針對上述原因分別采取對策。
故障6:外泄漏
外泄漏的位置有:輸出軸軸封處、前后蓋與馬達體殼結合面等。發現外漏可根據外漏位置,針對性地拆開檢查油封及密封破損情況。另外殼體內因內泄漏大導致泄油壓力高、泄油管管徑太小、泄油管路背壓太大、與回油管共用一條管路等情況均可能產生軸封處漏油及結
合面漏油的現象??刹槊髟颍灰慌懦?。
故障7:液壓馬達的低速穩定性差
主要是摩擦阻力的大小不均勻與不穩定摩擦阻力的變化,馬達的安裝質量、零件磨損、潤滑條件,內部泄漏增加或泄漏量不穩定,供油壓力與供油量脈動,馬達回油壓力過低等原因所造成。解決方法是:注意觀察馬達的泄油量以判斷馬達的內部磨損、潤滑條件;選用
合適的液壓油,保持油液的清潔度;選用合理的回油背壓力;找出泵供油脈動的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
分類:液壓行業知識
標簽: 內曲線液壓馬達 液壓馬達